考試方法百百種,但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是王道!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小技巧,讓你在考場上不再手忙腳亂。首先最重要的就是「時間分配」,很多同學考試時常常前面寫太仔細,結果後面沒時間,這種情況真的超可惜的啦!
常見考試時間分配建議
考試類型 | 選擇題時間 | 非選擇題時間 | 檢查時間 |
---|---|---|---|
學測 | 每題1分鐘 | 留30分鐘 | 10分鐘 |
段考 | 每題2分鐘 | 留20分鐘 | 5分鐘 |
證照考試 | 每題1.5分鐘 | 留15分鐘 | 5分鐘 |
說到記憶方法,很多人都會死背硬記,但其實這樣效率超差的!試試看「間隔重複法」,就是把要背的東西分成幾個小單元,每天花一點時間複習,比考前一次狂背有效多了。像我自己準備歷史科的時候,就用這個方法把年代事件記得很牢,考試時根本不用想就能寫出來。
做題目也是有技巧的喔!特別是選擇題,先看題目再讀選項,把明顯錯誤的選項劃掉,這樣正確答案的機率就提高很多。遇到不會的題目不要卡太久,做個記號先跳過,等全部寫完再回來想,才不會因小失大。平常練習時就要養成這個習慣,考試時才不會手忙腳亂。
最後要提醒大家,考前一定要睡飽!很多人為了多讀一點就熬夜,結果考試時腦袋昏昏沉沉的,反而表現更差。與其這樣不如早點睡,讓大腦好好休息,隔天精神好記憶力也會變強。記得考前幾天就要開始調整作息,不要等到考試前一天才突然早睡,這樣反而會睡不著喔!
考前30天該怎麼規劃?資深考生的時間管理秘訣
各位考生注意啦!距離大考只剩30天,這時候最怕的就是手忙腳亂。今天就來分享我當年考研究所時親測有效的時間管理法,讓你在最後衝刺階段也能穩穩地掌握節奏。首先一定要把「倒數30天」這個概念刻在腦海裡,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告訴自己又少了一天可以準備,這種緊迫感會讓你更專注。
每日時間分配表絕對是必備工具,建議把一天切成3-4個時段,每個時段專注不同科目。我自己是這樣安排的:
時段 | 內容 | 小技巧 |
---|---|---|
早上7-10點 | 記憶型科目(歷史、生物) | 搭配早餐咖啡效果最佳 |
下午1-4點 | 理解型科目(數學、物理) | 每50分鐘休息10分鐘 |
晚上7-10點 | 弱科加強 | 用計時器強迫自己專注 |
重點來了!很多考生會犯的錯誤就是「什麼都想讀」,結果反而什麼都沒讀熟。這時候要學會「斷捨離」,把已經很熟的章節快速掃過就好,把80%時間留給那些你看到題目還會猶豫的內容。我當時會用紅色標籤紙把這些重點貼在書桌前,每天強迫自己多看幾眼。
模擬考卷絕對是你的好朋友,建議每週至少做2-3回完整的模擬考。不是做完就算了喔!要仔細分析錯題,把相關概念全部再複習一次。我習慣把錯題剪下來貼在筆記本上,旁邊寫上解題思路,考前最後一週就只看這些精華重點。記得要嚴格計時,訓練自己在時間壓力下也能保持冷靜。
最後提醒大家,這30天作息要固定,不要熬夜!與其半夜硬撐著讀書效率差,不如早點睡明天早起精神好。我當時都強迫自己晚上11點前一定要躺平,早上6點起床先做個簡單伸展再開始讀書,整天精神都會很好。飲食也要注意,少吃油炸和甜食,這些都會讓你想睡覺。
為什麼有些人總是考不好?專家解析5大常見盲點,這個問題困擾著許多學生和家長。其實考試表現不佳往往不是因為不夠聰明,而是忽略了一些關鍵的學習方法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,幫助大家在下次考試前做好準備。
首先最常見的問題就是「臨時抱佛腳」,很多同學都習慣考前幾天熬夜猛K書,但這樣反而會讓大腦超載。根據研究,分散學習的效果比集中學習高出40%,與其考前衝刺,不如每天固定花一點時間複習。另外「死記硬背」也是大忌,特別是理科科目,搞懂原理比背公式重要多了,就像我們台灣人常說的「要知其然,更要知其所以然」。
再來就是「忽略錯題」這個壞習慣,很多同學考完試就把考卷丟一邊,其實錯題才是最寶貴的學習資源。建議可以準備一本錯題本,把每次考試的錯誤都記錄下來,定期回頭檢視。還有人會「過度依賴補習」,以為去補習班就萬事OK,但回家都不複習,這樣效果反而更差。最後就是「考試焦慮」問題,這在台灣學生中特別常見,可以透過模擬考試來訓練自己的應試心理素質。
盲點排名 | 常見問題 | 改善建議 |
---|---|---|
1 | 臨時抱佛腳 | 每天固定時間複習 |
2 | 死記硬背 | 理解原理優先 |
3 | 忽略錯題 | 建立錯題本定期檢討 |
4 | 過度依賴補習 | 課後自主複習 |
5 | 考試焦慮 | 模擬考試訓練 |
說到考試技巧,很多同學都會忽略「時間分配」的重要性。特別是像學測這種大型考試,經常有人因為在某題卡太久,導致後面會寫的題目來不及作答。建議平時練習時就要計時,培養對時間的敏感度。另外「審題不仔細」也是台灣學生常犯的毛病,特別是國文科的閱讀測驗,常常因為沒看清楚題目要求而失分,這真的很冤枉啊。
營養和作息也是影響考試表現的關鍵因素。很多同學考前熬夜,早上又只隨便吃個麵包就趕去考試,這樣大腦根本無法發揮最佳狀態。台灣的早餐選擇這麼多,考試當天最好吃些高蛋白的食物,像是蛋餅配豆漿,既能飽足又能維持血糖穩定。睡眠部分則建議考前一周就要調整作息,讓身體習慣考試時段的清醒狀態。
學測倒數計時!高三生必看的衝刺計畫表來啦!距離學測只剩不到半年,各位高三戰友們是不是開始覺得壓力山大啊?別擔心,這邊幫大家整理了一份超實用的衝刺計畫,讓你在最後關頭也能穩穩拿下好成績。跟著這份計畫走,保證讓你事半功倍,不會再像無頭蒼蠅一樣亂讀一通啦!
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時間分配啦!建議每天至少要保留8小時睡眠,熬夜讀書反而會讓效率變差。早上的精神最好,可以用來攻克最難的科目。下午容易疲倦的時候就做做題庫或複習筆記,晚上則用來整理當天的重點。記得每讀5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,起來動一動才不會讀到腦袋當機喔!
時段 | 建議內容 | 小提醒 |
---|---|---|
6:30-7:30 | 起床+早餐+預習 | 邊吃早餐邊看昨天筆記 |
7:30-11:30 | 主科重點複習 | 數學、英文等需要專注的科目 |
11:30-13:00 | 午餐+午休 | 小睡20分鐘精神更好 |
13:00-16:00 | 做歷屆試題 | 計時模擬考試情境 |
16:00-18:00 | 運動+晚餐 | 一定要讓身體動一動 |
18:00-21:00 | 弱科加強 | 針對不熟的單元重點突破 |
21:00-22:30 | 整理錯題+明日計畫 | 把今天錯的題目搞懂 |
再來就是讀書方法啦!很多同學都犯了一個錯誤,就是一直重複讀已經會的內容。其實最後衝刺階段應該要把時間花在「不會的地方」,特別是歷屆考題中常出現但你還不熟的題型。建議可以把錯題本隨身帶著,等公車或下課時間都能拿出來看,積少成多效果超好!
社會科和自然科要特別注意時事題,最近幾年的學測都很愛考時事相關的應用題。平常可以養成看新聞的習慣,把重要事件和課本知識連結起來。像是最近很紅的能源議題、國際關係變化,都很可能成為考題的素材喔!別等到考前才臨時抱佛腳,現在開始每天花10分鐘關注時事絕對值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