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都在問「招財小物 英文」要怎麼說,其實這些開運小物的英文說法都超有趣的啦!不管是擺在辦公桌還是隨身攜帶,這些小東西不僅能帶來好運氣,學起來跟外國朋友聊天也超實用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常見招財物的中英文對照,還會教你怎麼用英文解釋它們的意義喔~
說到招財小物,最經典的當然是「招財貓」啦!英文叫做”Maneki-neko”,直接從日文音譯過去的,但跟老外解釋時可以說”the beckoning cat that brings good fortune”。我辦公室就擺了一隻舉右手的金色招財貓,每次客戶來都會好奇問這是什麼,用英文介紹完他們都覺得超可愛的!另外像「金蟾蜍」英文是”Money Toad”或”Fortune Toad”,記得要特別說明牠要含著錢幣、面向門口擺放才有效喔。
下面整理幾個台灣人最愛的招財小物中英文對照表,收藏起來超方便:
中文名稱 | 英文說法 | 擺放小技巧 |
---|---|---|
水晶洞 | Crystal Cave | 放辦公桌左邊(龍邊) |
貔貅 | Pi Xiu | 頭要朝外不能對廁所 |
發財樹 | Money Tree | 用紅絲帶綁樹幹 |
五帝錢 | Five Emperor Coins | 掛在大門門框上 |
聚寶盆 | Wealth Bowl | 裡面放真錢幣 |
最近我發現外國同事對台灣的招財文化超有興趣,特別是那種「一定要面朝某個方向」的擺放規則。像我們都知道黃水晶要放財位,英文可以說”Place citrine in the wealth corner according to Feng Shui”。有次幫美國同事調整辦公桌擺設,她後來還真的接到大案子,現在整個部門都迷上這些招財小物了呢!
如果想在社群媒體上分享你的招財小物,用英文發文也很簡單。例如:”Just got this adorable Maneki-neko for my workspace! 🐱💰 According to Feng Shui, the right paw brings in money and good customers.” 這樣發在Facebook或Instagram上,外國朋友都會秒懂你在分享好運氣啦~記得拍照時要把小物擺在光線好的地方,金色或紅色的招財物在照片裡特別顯眼喔!
招財小物英文怎麼説?台灣人最愛用的5種説法
每次經過廟口或文創小店,總會被那些可愛的招財小物吸引,但你知道這些台灣人超愛的幸運物英文該怎麼説嗎?今天就來分享5種最常見的説法,下次跟外國朋友介紹時就不會詞窮啦!
說到招財,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招財貓吧!英文直接叫”Maneki-neko”,其實是日文「招き猫」的音譯,但老外也都這樣叫。這種舉手招財的貓咪擺飾在台灣超受歡迎,尤其是放在店門口或收銀台,象徵財源滾滾來。
再來是金蟾蜍,台灣人相信牠能咬錢回來,英文説”Money frog”或”Fortune toad”都可以。記得要選嘴巴含錢幣的那種喔,擺放時頭要朝內,這樣錢才會「跳」進你家!
招財小物 | 英文説法 | 台灣常見擺放位置 |
---|---|---|
招財貓 | Maneki-neko | 店門口、收銀台 |
金蟾蜍 | Money frog | 辦公桌、神桌 |
貔貅 | Pi Xiu | 公司大廳、玄關 |
發財樹 | Money tree | 客廳、辦公室 |
五帝錢 | Chinese lucky coins | 錢包、門檻 |
貔貅這種神獸在台灣也很紅,特別是做生意的老闆最愛,英文就直接用拼音”Pi Xiu”。傳説牠只進不出,所以很多人會戴貔貅手鍊或擺飾,記得要定期用茶水淨化喔!
辦公室最常見的發財樹,英文很直白就叫”Money tree”,這種小盆栽好照顧又寓意好,台灣人過年時特別愛買。擺放時記得要保持葉片乾淨,這樣財氣才會旺。
最後是五帝錢,這種古錢幣在台灣常被用來擋煞招財,英文可以説”Chinese lucky coins”。老一輩會把五帝錢串成劍形掛在門上,年輕人則喜歡放在皮夾裡當錢母,你也有這樣做嗎?
為什麼台灣人超愛買招財小物?這些英文單字要知道!每次走進文創小店或夜市攤位,總能看到各種招財貓、金蟾蜍、錢母擺滿整櫃,台灣人對招財小物的熱愛簡直刻在DNA裡啦!其實這不只是迷信,更像是一種生活儀式感,把對好運的期待化為具體物件,放在辦公桌或錢包裡,每天看到都覺得元氣滿滿呢~
說到這些招財小物的英文,可別只會說”lucky thing”喔!下次跟外國朋友介紹時,這些實用單字記起來:
中文 | 英文 | 發音小技巧 |
---|---|---|
招財貓 | Maneki-neko | 馬內ki內扣 |
金蟾蜍 | Money toad | 媽尼透得 |
發財樹 | Money tree | 媽尼吹 |
錢母 | Lucky coin | 拉ki摳因 |
聚寶盆 | Wealth bowl | 威歐斯摳 |
台灣人買招財小物特別講究”儀式感”,像是農曆年前一定要換新錢母、開店要擺對角度的招財貓。這些習慣其實融合了道教風水跟日本招財文化,變成台灣特有的生活美學。小編朋友在信義區開咖啡廳,堅持每季換不同顏色的招財貓,說這樣才能吸引不同屬性的客人,雖然不知道有沒有效,但店裡IG打卡數倒是真的變多啦!
有些招財小物還有隱藏版功能喔!像台南老字號金紙店推出的”電子發票存錢筒”,掃描發票後會念吉祥話,根本是傳統與科技的完美結合。現在連外國觀光客來台灣,都會特別搜尋”taiwan lucky charm”當伴手禮,下次看到金髮碧眼的老外在夜市挑財神爺公仔,別覺得意外啊~
招財貓的英文原來是這樣念!發音教學一次搞定,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隻舉著手手、笑容可愛的招財貓擺飾,但你知道它的英文怎麼說嗎?其實招財貓的英文是”Maneki-neko”,直接從日文音譯過來的喔!今天就來教大家正確的發音,以後跟外國朋友介紹台灣店家常見的招財貓時,就不會卡住啦!
首先來看看”Maneki-neko”這個字的組成,其實超好記的!”Maneki”是「招」的意思,”neko”就是日文的「貓」,合起來就是「招貓」。發音時要注意日文的音節是「ma-ne-ki-ne-ko」,每個音節都要清楚分開唸,重音放在第二音節的”ne”上面。來看看這個發音對照表:
日文羅馬字 | 中文近似發音 | 重點提示 |
---|---|---|
Ma | 媽 | 輕聲快速帶過 |
ne | 內 | 重音在這裡 |
ki | key(英文) | 短促有力 |
ne | 內 | 跟前面一樣 |
ko | 摳 | 尾音上揚 |
實際唸起來會像是「媽-內-key-內-摳」,但記得要連貫一點,不要斷得太明顯。很多台灣人會不小心把”ki”唸成「基」,其實更接近英文的”key”喔!下次在夜市或是傳統商店看到招財貓,不妨試著用英文跟朋友介紹看看。
說到招財貓的由來,其實有很多不同版本的故事,最常見的是說江戶時代有隻貓向路人招手,讓路人躲過雷擊,後來這隻貓就被當成招來好運的象徵。現在台灣很多店家都會擺不同顏色的招財貓,舉右手是招財,舉左手是招客,下次可以觀察看看喔!
如果想更道地一點,也可以學學日本人叫招財貓的暱稱”招き貓さん”(Maneki-neko-san),後面加個”san”聽起來更有親切感。不過跟外國人說的時候,直接用”Maneki-neko”他們就聽得懂啦!記得練習的時候可以對著鏡子看看嘴型,日文的發音嘴型比較小,不要張太開才會標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