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烏龜幾隻最剛好?專家建議這樣養 | 新手必看!烏龜養一隻還是兩隻好? | 養烏龜數量有學問?達人分享秘訣
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「烏龜要養幾隻」這個問題,其實養龜真的不是隨便養幾隻都可以耶!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,還有一些台灣人特別在意的風水小知識,讓你的龜龜養得健康又招財。

首先要考慮的是空間大小,龜龜雖然看起來慢吞吞的,但其實活動量不小喔!一般來說,每隻巴西龜至少需要30-50公升的水量,如果是比較大型的龜種,空間需求就更大了。很多人會覺得養一隻太孤單,但其實龜龜是獨居動物,養太多反而容易打架受傷。我自己是建議新手先從一隻開始養起,等熟悉了龜龜的習性再考慮增加數量。

說到風水,台灣人最愛問的就是養龜能不能招財啦!老一輩的說法是龜殼像元寶,所以有聚財的效果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龜缸最好放在家裡的「明財位」,就是大門斜對角的位置。還有一點很重要,龜缸的水要保持乾淨,濁水可是會影響財運的喔!

龜種 建議飼養數量 空間需求 注意事項
巴西龜 1-2隻 每隻30-50公升 水溫維持25-28度
斑龜 1隻 60公升以上 需要曬背區
豬鼻龜 單獨飼養 100公升以上 水質要求高

養龜最怕的就是龜龜翻車啦!我有個朋友就是因為只養一隻,結果龜龜翻車沒人幫忙,差點出事。所以有些人會建議至少養兩隻,這樣互相有個照應。不過要提醒的是,不同品種的龜最好不要混養,像巴西龜就比較兇,可能會欺負其他龜種。還有啊,公龜發情時會追著母龜跑,如果空間不夠大,母龜壓力會很大,這點要特別注意。

說到餵食,很多人以為龜龜吃很少,其實牠們食量驚人!但千萬不要過度餵食,會影響水質也容易讓龜龜生病。我通常是一天餵一次,每次的量控制在龜龜5-10分鐘內能吃完的大小。記得要定期換水,台灣夏天溫度高,水質惡化特別快,建議每週至少換1/3的水。冬天雖然龜龜活動力降低,但水質管理一樣不能馬虎喔!

烏龜要養幾隻


新手養烏龜該從幾隻開始?過來人經驗分享

最近好多朋友問我:「第一次養烏龜到底該養幾隻啊?」說真的,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,但以我養龜5年的經驗來看,新手真的不要一次養太多隻。我自己當初就是太貪心,一次買了3隻巴西龜,結果手忙腳亂到不行,水質控制不好還差點害小龜生病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先說說我建議的數量吧!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觸烏龜,強烈建議從1隻開始養。這樣你可以專心觀察牠的習性,也不用擔心打架或搶食的問題。等養了3-6個月,真的上手了再考慮增加數量。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表格,讓你參考不同龜種適合的飼養數量:

龜種 新手建議數量 成體後需要空間
巴西龜 1隻 60x30cm以上
斑龜 1隻 80x40cm以上
屋頂龜 1隻 45x30cm以上
地圖龜 1隻 60x30cm以上

養龜最怕的就是衝動購物!寵物店的小烏龜看起來都很可愛,但你要考慮到牠們長大後需要的空間。像巴西龜雖然小時候只有5公分,但成體可以長到20-30公分,如果一次養太多隻,將來換缸的費用和整理的時間都會讓你很頭痛。

水質管理也是新手容易忽略的重點。烏龜的排泄量比魚多很多,特別是餵食後水很容易髒。我剛開始養3隻的時候,幾乎每天都要換水,累到想放棄。後來改養1隻,搭配過濾器,一週換2次水就夠了,整個輕鬆很多。建議新手先熟悉單隻的照顧節奏,等建立起穩定的清理習慣後再考慮增加數量。

另外要注意的是,不同品種的烏龜性格差異很大。像巴西龜比較活潑好動,如果養2隻以上容易打架;斑龜相對溫馴,但還是建議先觀察單隻的適應狀況。我認識的龜友中,有不少人都是因為一開始養太多隻,結果照顧不來最後只好送養,這樣對烏龜也不好。

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開始養烏龜當寵物,但你知道嗎?為什麼養烏龜建議至少兩隻?背後原因大公開!其實烏龜雖然看起來慢吞吞的,牠們可是很需要同伴的動物呢。單獨養一隻的話,可能會出現整天縮在殼裡、食慾不振的情況,就像我們人類一個人住久了也會覺得寂寞一樣。特別是像巴西龜、斑龜這些常見品種,牠們在野外本來就是群居的,突然變成「獨居老人」當然會不適應啊。


養兩隻烏龜最明顯的好處就是牠們會互相模仿學習,特別是幼龜階段。比如說吃飯的時候,看到同伴在吃自己也會跟著吃,這樣就不會發生「忘記吃飯」的狀況。而且牠們會一起曬太陽、一起游泳,活動量自然就增加了,對健康超級有幫助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如果是不同品種的烏龜,個性和習性差太多就不太適合混養喔。

養單隻烏龜可能出現的問題 養兩隻烏龜的好處
容易緊張膽小 互相陪伴減少壓力
活動量不足 會模仿同伴增加運動
食慾不佳 看到同伴吃也會跟著吃
行為單調 互動多更有趣

說到烏龜的互動真的超可愛的!牠們會用輕輕碰觸的方式交流,有時候還會疊在一起曬太陽,像在玩疊疊樂一樣。我家養的兩隻斑龜就常常上演「搶食大戰」,明明飼料很多卻偏要搶同一顆,看得我們全家都笑翻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如果養兩隻的話水族箱要買大一點的,至少要讓牠們有足夠空間活動,不然反而會因為地盤問題吵架喔。

另外觀察烏龜的互動也能提早發現健康問題。比如說平常很活潑的那隻突然不愛動了,或是食量明顯下降,飼主就能馬上注意到。如果是養單隻的話,有時候生病了都沒被發現,等到狀況嚴重才就醫就來不及了。所以說啊,養烏龜真的不要讓牠們太孤單,找個伴一起生活對牠們的身心健康都好!

烏龜要養幾隻

家裡空間小適合養幾隻烏龜?尺寸挑選指南,這問題困擾不少想養龜的台灣朋友。其實小空間也能養烏龜,關鍵在選對品種和數量,不然龜龜住得不舒服,你也會整理到很累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建議,讓你就算住在小套房,也能輕鬆當個快樂龜爸龜媽!

首先,台灣常見的小型龜種有「巴西龜」、「地圖龜」和「屋頂龜」,這些龜成體大多在15-20公分左右,比起動輒30公分以上的大龜,更適合空間有限的家庭。以常見的60公分魚缸為例,養1-2隻這類小型龜剛好,再多就會太擁擠。龜龜跟人一樣需要活動空間,不是塞得下就好,要考慮牠們日常游泳、曬背的需求。

這裡整理幾個熱門龜種的建議飼養空間,給大家參考:

龜種名稱 成體尺寸 單隻最小水域 建議飼養數量(60cm缸)
巴西龜 15-20cm 40x30cm 1-2隻
地圖龜 12-18cm 35x25cm 2隻
屋頂龜 10-15cm 30x20cm 2-3隻
斑龜 20-25cm 50x40cm 1隻

除了龜缸尺寸,還要考慮設備擺放。過濾器、加溫燈這些必備品都會佔空間,建議實際可用水域要再打8折計算。比如60公分缸扣掉設備,可能只剩45公分活動範圍。有些飼主會用收納箱代替魚缸,這招很聰明,價格便宜又能自由組合,特別推薦給租屋族。

飼養密度太高會導致水質惡化快、龜龜容易打架。我遇過客人把5隻巴西龜塞在小缸裡,結果每隻背甲都長滿藻類,看起來超可憐。建議新手先從1隻開始養,等熟悉換水頻率和餵食量後,再考慮是否增加。別忘了烏龜會長大,買幼龜時要預留成長空間,不然兩年後又要換缸很麻煩。

Search

Popular Posts

Categories

Tags

There’s no content to show here yet.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