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裝潢房子時遇到一個問題,師傅說要買「12尺」的窗簾布,但賣場標示都是用公尺計算,到底12尺等於幾米啊?這個問題其實很多台灣人都會遇到,特別是裝修或買布料的時候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常見的單位換算問題,順便分享一些實用的小技巧。
首先要知道,台灣常用的「尺」其實是台制單位,跟中國大陸的市尺不一樣。1台尺大約是30.3公分,也就是0.303米。所以12尺換算成米的話,就是12 x 0.303 = 3.636米。不過實際購買時,建議要抓一點點餘裕,畢竟布料可能會縮水或需要收邊。
長度單位 | 換算比例 | 實際長度 |
---|---|---|
12台尺 | 1尺=0.303米 | 3.636米 |
12英尺 | 1英尺=0.3048米 | 3.6576米 |
12市尺 | 1市尺=0.333米 | 3.996米 |
要注意的是,有些人會把「尺」和「英尺」搞混。如果是英制單位的12英尺(feet),換算結果會稍微不一樣,1英尺等於0.3048米,12英尺就是3.6576米。這個差異在買進口家具或建材時特別重要,像IKEA的產品規格就都是用英制標示。
在台灣傳統市場買布,老闆說「一碼」其實是台制的三尺,約90.9公分。所以12尺就等於4碼,這個算法在老一輩之間很常見。現在年輕人可能比較習慣用公分或公尺,但跟老師傅溝通時還是要會換算才不會出錯。下次去永樂市場買布時,記得先把需要的長度換算好,才不會被老闆笑說是「都市俗」喔!
另外分享一個小故事:前陣子朋友在蝦皮買窗簾,賣家標示「12尺」,結果收到貨發現太短。後來才知道賣家是用中國的市尺計算(1市尺=33.3公分),跟台灣的台尺差了快10%。所以網購時一定要問清楚是用哪種「尺」,不然就像我朋友一樣要退貨重買,超級麻煩的。
12尺到底是幾米?台灣人最常用的換算方法
每次聽到「12尺」這個單位,是不是都會愣一下想說到底多長啊?其實台灣人最常用的換算方法超級簡單,只要記住「1尺=0.303公尺」這個口訣就搞定啦!像是買窗簾、量家具尺寸時,這個換算方式真的超實用,不用每次都拿計算機按老半天。
說到尺跟公尺的換算,其實跟我們日常用的台尺有關。台灣傳統的「台尺」和中國的「市尺」不太一樣,台尺比較長一點點。不過現在大家講「尺」通常就是指台尺啦,所以直接記0.303公尺這個比例最方便。來看看常見的尺數換算成公尺是多少:
尺數 | 換算成公尺 |
---|---|
1尺 | 0.303 m |
3尺 | 0.909 m |
6尺 | 1.818 m |
12尺 | 3.636 m |
15尺 | 4.545 m |
像裝潢師傅最愛用的捲尺,上面通常都會同時標示尺和公分,就是因為台灣人習慣兩種單位混著用。有時候去布行買布,老闆說「這匹布12尺」,你現在就知道大概是3.6公尺左右,不用再一頭霧水啦!不過要注意的是,有些特別的領域像是風水用的魯班尺,換算比例又不一樣了,那個我們下次再聊。
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這種單位換算的小技巧,像是坪數怎麼算、斤兩怎麼換算,這些都是台灣人特有的生活智慧。記得我阿嬤以前去市場買菜,都直接用「幾斤幾兩」在算,現在年輕人可能連秤都看不懂了,時代真的在變啊!
最近在裝潢房子時,常聽到師傅說「這個櫃子做12尺剛好」,心裡不禁納悶為什麼裝潢師傅都說12尺?原來等於這麼多米。其實這跟台灣傳統的度量衡習慣有關,老一輩的師傅習慣用台尺來計算,而年輕一代可能更熟悉公制單位,這中間的換算就讓很多人搞不清楚。
台尺是台灣傳統的長度單位,1台尺約等於30.3公分。所以當師傅說12尺時,其實就是在說約3.636米。這個數字在裝潢中很常見,因為它剛好符合台灣一般住宅的空間尺度,像是客廳電視牆、系統櫃的標準尺寸都很常採用這個長度。
單位 | 換算比例 | 實際長度 |
---|---|---|
1台尺 | – | 約30.3公分 |
12台尺 | 1台尺×12 | 約3.636米 |
1米 | 約3.3台尺 | 100公分 |
裝潢老師傅愛用台尺不是沒有原因的,早期建材的規格都是以台尺為單位設計的。比如常見的夾板尺寸是3×6尺(約91×182公分),磁磚也多是1尺見方。用台尺計算可以直接對應材料尺寸,減少裁切浪費,施工起來更順手。現在雖然很多材料都改成公制規格,但老師傅的習慣一時改不過來。
下次聽到師傅說要做12尺的櫃子時,就不用再心裡默默換算了。知道這個數字約等於3.6米,跟設計師溝通起來會更順利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有些老師傅說的「尺」可能是日尺(約30.3公分)或中國的市尺(約33.3公分),最好還是當場確認清楚,避免尺寸出錯影響裝潢進度。
買窗簾必看!12尺等於多少米才不會買錯!最近好多朋友都在裝潢新家,選窗簾時常常被尺寸搞到頭痛。台灣常用的”尺”和大陸慣用的”米”真的很容易讓人混淆,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清楚,下次去窗簾行就不會再被老闆問倒啦!
先來搞懂基本單位換算,1尺其實等於0.3048米,這個數字記起來就對了。不過實際買窗簾時,我們最常遇到的是12尺這個規格,因為很多窗簾布都是固定這個寬度在賣的。12尺換算成米就是3.6576米,但實務上店家通常會直接說3.6米左右,這樣比較好記。
這邊幫大家整理幾個常見窗簾尺寸的對照表:
台灣常用尺數 | 換算米數 | 適用窗型 |
---|---|---|
6尺 | 1.8米 | 小氣窗 |
8尺 | 2.4米 | 一般窗戶 |
12尺 | 3.6米 | 落地窗 |
15尺 | 4.5米 | 大面窗 |
要注意的是,窗簾布的寬度是固定的,但高度可以根據需求裁切。所以買的時候除了看寬度夠不夠,還要量好窗戶從軌道到地板的高度。有些特殊窗型像八角窗或圓弧窗,就要特別計算布料用量,建議直接請師傅到府丈量最準。
另外分享個小技巧,現在很多窗簾行都有提供免費丈量服務,特別是連鎖品牌。如果對尺寸沒把握,可以先打電話預約師傅來家裡量,他們會幫你算好需要的布料尺寸,連同安裝方式一起建議,這樣就不怕買錯浪費錢啦!